正视目镜什么标志,你是怎样辨别目镜和物镜的又是如何认识别镜头放大倍数的
来源:整理 编辑:隐形眼镜 2025-07-08 11:24:21
本文目录一览
1,你是怎样辨别目镜和物镜的又是如何认识别镜头放大倍数的
眼用哪个看就是目镜,另外的就是物镜!至于倍数,一边都走标记或者就是固定的倍数,说明书里应该有
2,请问什么是正视镜具体一点哦是老花镜吗希望能有专业人士回答
根据眼睛成像原理,正视镜是近视镜的逆变,通俗点说,正视镜也就是老花眼镜,近视镜是用来治疗近视的,那正视镜也是用来治疗近视的,且有缓解近视的作用,一般带老花眼镜我们叫做“雾视疗法”。
希望能帮到您
3,什么是正视眼
平行光线在静止(无调节)状态下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后焦点准确落在视网膜上。正视眼并非屈光度数为0,屈光度-0.25~+0.25,如果远视力正常亦可认为是正视眼。
贴示:一般患者很少问这个问题,他们的问题更多出现在屈光不正上。但是对于正视眼的定义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,区分隐形远视和正视眼。

4,显微镜的镜筒上的标注都是什么意思
显微镜的目镜是10*/18(10X表示该目镜放大倍数为10倍,视场直径观察为18mm)物镜,以 E100 1.25 oil 160/0.17 为例: E表示半平场或经济型平场物镜 ;100表示100X物镜;1.25表示物镜的数值孔径为1.25(也就是说与之相对应的聚光镜数值孔径应该是要达到1.25阿贝聚光镜);oil表示该物镜为油镜,就是在使用时需要在物镜与标本之间要有油作为介质(标本最好有盖玻片盖好,油滴在物镜与盖玻片之间)来提高光的折射率;,160是指该物镜可用在机械筒长为160mm的显微镜上;0.17表示标本上需要加盖玻片,且盖玻片的厚度为0.17mm.
5,通过望远镜如果只能看到平面镜而不能看到标尺像有哪几种可能
一、光线不好。二、调焦不到位.先从望远镜准星观察,看到平面镜中有标尺像之后,再从望远镜镜筒中观察调焦,即易观察到像。三、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调焦不好,而不能看到标尺。1、放大倍数太大,不宜稳定。双筒望远镜一般用手持,超过10倍左右晃动厉害,不利于观察,眼睛容易疲劳,甚至引起恶心。固定望远镜倍数太大也会因为风吹草动引起震动。对于自己,12倍为手持极限,而且观察时最好肘部有依托,身体或望远镜依附某些固定物体。2、放大倍数大,则实际视野相应减少。一般来讲,倍数越大,可同时观察的区域就越小。这不仅仅是因为目镜的原因,即便目镜在焦距变化时能够保持视在视角不变(例如60度),也会因观察区域的减小使得视野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变小。这样,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,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察观测尤其不利。即便是找好了目标,架子稍有晃动就容易失去目标。对于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的,要经常手动调节才能使目标保持在视野之内。3、在相同物镜口径的情况下,倍数越大,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。例如口径50mm,7倍时亮度(指数)为50,10倍为25、15倍为11、25倍为4,而物体的亮度的减小会直接影响人眼的观察效果(人眼的分辨能力、色彩能力均随着亮度的减小而变得越来越差)。一般来讲,白天亮度小于5、夜间亮度小于20时,观察暗弱物体就很难。大口径的望远镜在这一点上就具备优势,例如,口径300mm的反射镜,放大50倍时,亮度仍为36(非常亮)。另外,观察太阳系亮天体时,由于亮度高,基本不受此限制。4、大倍数的取得一般通过短焦距的目镜来进行的。目镜焦距短,会造成镜目距离(即出瞳距离)小、视在角度小等遗憾,造成观察不舒服、不适合戴眼镜者等问题。5、大气本身等观测条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。大气有个宁静度,好者可以达到1角秒以下,尽管这样,对于人眼最好1角分的分辨能力,放大倍数超过100就会受影响,例如看月面会产生“蒸汽”上升的抖动效果,角度越低现象越严重。例如,口径80mm的折射镜,最大可以选择120倍至160倍。扩展资料:望远镜使用的注意事项:一、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切勿观看太阳,否则会对您的眼睛造成永久伤害。二、望远镜的原理是将视野放大,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候请勿长时间使用望远镜观看目标物,否则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的状况。三、目镜为旋升计式的望远镜,在不戴眼镜使用望远镜的情况下,请将目镜旋旋升;在戴眼镜使用的情况下,则无须旋升目镜旋。目镜为眼杯式设计的望远镜,在不戴眼镜使用望远镜的情况下,请将目镜眼杯翻出;在戴眼镜使用的情况下,则须将目镜眼杯翻下。四、对于左右眼视力不同的朋友,可以先调整右目镜视力补偿旋直至左右眼一样清晰为止。五、视力补偿旋钮只存在于右目镜,和目镜旋一样一般都为螺丝式,调整时切勿用力过大,否则容易损坏。不按操作说明损坏的产品,一律按照售后服务受理,不视为产品质量问题。光线不好,调焦不到位.先从望远镜准星观察,看到平面镜中有标尺像之后,再从望远镜镜筒中观察调焦,即易观察到像有以下几种:一、光线不好。二、调焦不到位。先从望远镜准星观察,看到平面镜中有标尺像之后,再从望远镜镜筒中观察调焦,即易观察到像。三、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调焦不好,而不能看到标尺。注:白天可用望远镜观测远处的大楼,将大楼的轮廓线移到视野的1/4处,如果轮廓线上橙黄色或蓝紫色特别明显,或轮廓线弯曲得特别厉害,光学质量就很差。再观看远处的树叶,一般60mm口径的望远镜,能看清40米远处的树叶叶筋,看不清说明光学质量很差(博冠开拓者60/700 可以看清60米远的梧桐树叶筋)。扩展资料:注意事项:1、绝对不能直接用望远镜观看太阳,观看太阳必须通过投影法或有专门滤光措施; 2、不要把望远镜当做玩具,望远镜是精密光学仪器,要细心使用和维护;3、不要认为用望远镜什么都能看到,通过望远镜确实能观看到肉眼不能分辨的天体和天体上的细节,但观看效果越好,价格也越高,没有十全十美的望远镜,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;4、对于每一台望远镜,都有它合适的放大倍数。超过这个倍数并不能增强分辨能力,反而会使物体变得很暗,难以看清。60~80口径的望远镜,合适的放大倍数应小于100倍,200倍的放大倍率几乎什么都看不到;5、如果无法在夜空中识别五个以上的星座,就不要着急使用望远镜,因为无法寻找可观测的星星,就只能看月亮;6、天文望远镜通常也可以观看风景或动植物,可以很容易得到比双筒望远镜更高的放大倍率。不过使用倍率应在100倍以下,20-50倍最合适。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——望远镜你是问实际的情况,还是问考试题目?如果是实际的情况,其实就1种可能,那就是,掉了。否则不论什么错误,都不可能看不到这种情况。如果是考试题目,这个就很多可能性,毕竟现在的题目,和实际经常是脱节的有以下几种:一.光线不好。二.调焦不到位.先从望远镜准星观察,看到平面镜中有标尺像之后,再从望远镜镜筒中观察调焦,即易观察到像。三.望远镜的放大倍数调焦不好,而不能看到标尺,主要有如下限制:1、放大倍数太大,不宜稳定。双筒望远镜一般用手持,超过10倍左右晃动厉害,不利于观察,眼睛容易疲劳,甚至引起恶心。固定望远镜倍数太大也会因为风吹草动引起震动。对于自己,12倍为手持极限,而且观察时最好肘部有依托,身体或望远镜依附某些固定物体。 2、放大倍数大,则实际视野相应减少。一般来讲,倍数越大,可同时观察的区域就越小。这不仅仅是因为目镜的原因,即便目镜在焦距变化时能够保持视在视角不变(例如60度),也会因观察区域的减小使得视野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变小。这样,就不利于发现和寻找目标,对于经常变换目标的观察观测尤其不利。即便是找好了目标,架子稍有晃动就容易失去目标。对于没有自动跟踪装置的,要经常手动调节才能使目标保持在视野之内。3、在相同物镜口径的情况下,倍数越大,亮度成平方反比越低。例如口径50mm,7倍时亮度(指数)为50,10倍为25、15倍为11、25倍为4,而物体的亮度的减小会直接影响人眼的观察效果(人眼的分辨能力、色彩能力均随着亮度的减小而变得越来越差)。一般来讲,白天亮度小于5、夜间亮度小于20时,观察暗弱物体就很难。大口径的望远镜在这一点上就具备优势,例如,口径300mm的反射镜,放大50倍时,亮度仍为36(非常亮)。另外,观察太阳系亮天体时,由于亮度高,基本不受此限制。 4、大倍数的取得一般通过短焦距的目镜来进行的。目镜焦距短,会造成镜目距离(即出瞳距离)小、视在角度小等遗憾,造成观察不舒服、不适合戴眼镜者等问题。 5、大气本身等观测条件的不理想也限制了最高的放大率。大气有个宁静度,好者可以达到1角秒以下,尽管这样,对于人眼最好1角分的分辨能力,放大倍数超过100就会受影响,例如看月面会产生“蒸汽”上升的抖动效果,角度越低现象越严重。如果观察时大气宁静度很好,就可以相应选择更高一点的放大倍数。 6、倍数选择的太大,超过了理论分辨极限,会造成无效放大。理论上望远镜的分辨能力有个极限,为140/口径毫米数,单位是角秒(是以观察人眼最敏感的黄绿光为基础计算的)。再好的望远镜也超不出这个极限,只能是接近。由于望远镜的功能之一是观察细节。倍数选择太大以后,由于这个理论极限,再放大已经不会有更多的细节出现,因此也失去意义了。但放大倍数到底选择多大,不仅与望远镜的理论分辨能力有关,而且还与当时的观测条件,尤其是与观测者本身的眼力有关。选择倍数是物镜口径的毫米数乘1.5的说法(也有乘2的说法),是对于普通条件下的一种参考值。眼力不好、望远镜质量好就可以把倍数选择大点;相反,眼力很好(或观测时不想看到太多的不理想成像)、望远镜质量一般,就可以把倍数选择的低一点。例如,口径80mm的折射镜,最大可以选择120倍至160倍。
文章TAG:
正视 目镜 什么 标志 正视目镜什么标志